
據媒體報道,春節期間,中國游客赴日本購物消費近60億元人民幣。其中,智能溫控馬桶蓋、電飯煲等小家電產品成為中國消費者搶購的熱門商品。
“最近兩年,國內消費者到海外購物的趨勢開始改變,大家將搶購的目標從奢侈品轉向生活用品。”每年都要到韓國、日本出差的孫雪華說,每次出國前,都要列出一堆親戚、朋友需要代購的產品清單,其中最多的就是電飯煲、電吹風等小家電產品。
“同一品牌的產品,國內售價要比國外高不少,趁著到國外旅游的機會在當地購買更劃算。”春節到國外旅游的宋偉信說,一款多功能食物研磨器,國內進口商品售價約為2000元,在美國售價折合人民幣為1500元左右。
“海淘”小家電可能“水土不服”
“國外市場上銷售的小家電與國內銷售產品執行的制造標準不同,直接拿到國內來用,很可能出現‘水土不服’問題。”我市一家家電賣場的負責人楊慶浩舉例說,我市水質較硬,而日本很多地方水質偏軟。如果直接拿日本當地銷售的智能溫控馬桶蓋回來使用,時間久了,會出現水垢堵塞出水孔等問題。相比之下,國內銷售的同類國產貨或進口品牌商品,會考慮到中國不同區域的水質情況進行特別改造,確保能正常使用。
此外,日本、美國等國家的家庭用電壓為110伏,而中國家庭用電壓為220伏。如此一來,消費者還得額外購買變壓器,麻煩不說,而且未必劃算。
售后服務難保障是個大麻煩
“去年從韓國買回來的食品料理機用起來確實不錯,可壞了之后無法維修。”市民馮虞說,前兩天,他花了1000多元購買的料理機突然無法正常工作,但在國內找不到售后服務網點。
我市某品牌家電代理商郭運通說,雖然有一些國際品牌企業提供全球聯保服務,但操作起來并非那么容易。例如,惠普規定,只有部分指定產品可享受全球聯保服務,而且消費者在中國境外購買產品想要維修,必須先提供出入境證明、購機發票等多種證明。
一些海外代購網店承諾提供產品售后維修服務,可真正實現起來也比較困難。比如,多數商家只能幫助消費者將產品寄回國外進行維修,根據產品采購國家不同,周期可能長達2至3個月。如果消費者需要維修的產品屬人為損壞,還必須自己支付來回的國際郵費、零配件及維修費用。
最專業的智能家電行業資訊報道,最新科技領域專屬性媒體,從不跟隨別人。只求突破自己—智電網(www.jxjux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