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兩年,智能手機在硬件配置方面越走越高,從原來的雙核一路飆到真八核;攝像頭則從800萬發展到2700萬甚至更高;什么藍寶石屏、2K屏更是層出不窮;原來的頂配慢慢地變成了用戶心中的標配。之前手機廠商一直靠提升硬件配置來促使用戶換機的策略正在慢慢失去效應,換句話說就是,用戶對硬件配置的敏感度降低了,硬件配置的提升很難再成為用戶換機的主要理由。由此可見,三星GALAXY S6和S6 edge號稱強大的配置,很難支撐起三星手機市場份額短時間內的急劇提升。
在目前智能手機嚴重同質化狀況下,不同品牌手機的各自操作系統反而成了最重要的差異化體現,這也使手機操作系統的體驗,上升到可以直接影響用戶對其產品甚至品牌的認可高度。以前之所以手機系統的體驗重要性沒有表現出來,一是因為智能手機廠商鳳毛麟角,蘋果和三星獨大;二是因為以前安卓陣營中還沒有這么多出色的基于安卓原生系統深度定制的UI,但是隨著智能手機廠商數量的增長,尤其是各個廠商基于安卓原生系統深度定制UI的誕生,安卓陣營下的智能手機在系統層面的體驗差異化漸漸鮮明起來。在國內,比較成功的UI如小米的Miui和魅族的Flyme,兩者都收獲了龐大的用戶群。而三星的Touchwiz,幾十年如一日,往日的傳奇色彩早已被歲月侵蝕的支離破碎,其臃腫不暢和操作體驗的不友好一直以來就為廣大用戶所詬病。難怪會有網友諷刺三星,買了GALAXY S6之后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刷Miui。
銷售策略失誤,錯失4G紅利
三星陷入如今的困境,和其在中國市場的節節敗退有很大的關系。在中國全力發展推廣4G的時候,三星明顯低估了中國市場4G的發展速度,連續推出的機型note2、note3和S4、S5的LTE版均是高端機型,而在中低端市場三星還在花費巨大精力傾銷3G手機,這使得三星在中低端市場全面錯失4G換機紅利。而中國本土廠商則抓住了4G發展初期用戶換機的紅利,大肆進入中低端市場跑馬圈地,一舉奠定如今國產手機崛起之勢。
本次MWC推出的S6和S6 edge,明顯已經錯失4G換機潮,等到4月面市不得不面對4G市場的飽和,繼而在高端市場和iPhone6和6Plus爭奪用戶。但令人遺憾的是蘋果這次拋出大屏紅利助iPhone6和6Plus創下歷史最輝煌成績,以韓國市場為例,蘋果高歌猛進一舉砍下三星近14%的份額,單就這14%的份額,三星借助S6和S6 edge能夠實現逆襲嗎?顯然不能,IOS的粘性之大絕非三星可比。
新興品牌進軍高端侵蝕三星份額
有數據顯示,三星手機在中國和印度兩大市場從領頭羊位置跌落,以中國為例,人們似乎更鐘情于國產品牌手機。尤其是在中國市場強勢崛起的小米、華為、聯想等國產手機在扎根中低端市場的基礎之上逐漸抬頭試水高端市場,這對于已經在中低端市場喪失優勢的三星來說可謂是雪上加霜。S6和S6 edge的推出正是三星守護領地決心的體現,但遺憾的是除了硬件配置的豪華和曲面屏幕之外,三星似乎并沒有拿出更吸引人的賣點。
反觀國內手機廠商,以高性價比的硬件配置來吸引用戶購買,以高度定制的UI提升用戶在操作方面的體驗,而且還漸漸有放棄硬件利潤,依靠內容和服務來賺取利潤之勢。相比之下,三星似乎還是緊抱傳統硬件利潤,在生態布局方面甚至遠遠落后國內新興品牌,一旦這些新興品牌以高性價比為競爭力進入高端市場,對三星的打擊無疑將是致命的。這次S6和S6 edge的發布,僅僅只是三星的兩款新品,似乎并不能成為三星在面對如今頹廢局面的救命稻草。
最專業的智能家電行業資訊報道,最新科技領域專屬性媒體,從不跟隨別人。只求突破自己—智電網(www.jxjuxi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