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消費者權益日日漸臨近,編者在網上閑逛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情,國產家電品牌新飛在去年遭到投訴,與眾不同的是,投訴人竟然是經銷商而并非用戶。產品質量都能遭到自家經銷商的投訴,新飛又如何能挽回消費者信任?
投訴信息顯示,該經銷商的顧客于2016年12月在其店中購買了一臺新飛冰箱,今年出現不制冷的現象。故障出現后,不僅顧客自己多次聯系新飛售后,該經銷商也為客戶多次打全國新飛冰箱售后服務電話,多日過去,新飛售后也并未與其進行溝通,也不見維修人員上門。
不得不感慨,“新飛廣告做得好,不如新飛冰箱好”這句曾家喻戶曉的廣告語真的已經掩埋在過去。
新飛與海爾、美菱、容聲等曾經號稱“四朵金花”,扛起了那個年代民族冰箱品牌的大旗。不過曾經一度占了中國冰箱市場20%份額的新飛,則已淪落到了“其它”陣營中,關于新飛零售份額的最近一次數據是2017年1-9月的2.83%,而2018年剛經歷了長達9個月的停產,到9月份才宣布工廠復工,照此估算去年的零售份額可能不足1%。
根據去年新飛冰箱復產時透露的信息,在長達10個月的停產期間,新飛失去了70%的傳統終端渠道,不過好消息是冰箱正在遠離傳統終端渠道,奧維云網的數據顯示2018年冰箱線上銷售份額已經達到45%,預計2019年將超過50%,但對于新飛而言,這些年來隨著市場知名度的降低,品牌如今已逐漸被老一代人遺忘,年輕的90/00后可能都不知道新飛,面對電商這個新舞臺,要告別過去迎來新生,新飛或許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但在編者看來,新飛的問題并不僅僅出在資金鏈上。頻繁被曝出的質量問題以及售后服務的停滯不作為,早已引起消費者的不滿,新飛的品牌形象嚴重受損,消費市場甚至已經形成了對其主營的冰箱產品質量的普遍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