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參加CES的4119家參展商中,共有1300家中國廠商參展,其中652家來自深圳。中國參展商的數量比去年翻了一番還多。據國外經濟網站AsiaOne.com報道,2015年的CES共吸引了至少550家中國公司,其中470家來自深圳。

據 《國際商業時報》報道,本屆CES的首個展位來自芯片巨頭英特爾,而圍繞英特爾的大面積展位則屬于數家來自中國的公司。報道引述美國科技市場研究公司 Creative Strategies Inc。主席Tim Bajarin的博客稱:“毫無疑問,中國人已經來了。他們計劃盡可能地擊敗傳統消費電子廠商,并且迅速占據市場份額。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廠家的確有很多產品在大會上參展,但是擁有大部分專利、擁有核心技術的產品呢?

中國廠家在智能汽車行業的發展,具代表性的如樂視投資的硅谷初創公司 Faraday Future打造的首款產品FFZero 1 概念車,這是中國廠商樂視在海外的團隊打造的智能汽車,按照官方的說法,他們“再過幾年”就能準備好真正可以量產的車款。這款汽車的確很吸引人眼球,官方也很自信,但是沒有任何智能化參數公布,不知道里面有多少真技術。

中國企業又有那些企業擁有核心技術呢?與之對比的是,來看看國外廠商的產品:三星發布了無邊框量子點曲面屏電視KS 9500,量子點技術是去年亮相的新型技術,能夠帶來最為真實的畫面質量,亮度、出色的對比度和鮮活的色彩,其技術目前主要是LG、三星主導。

智能汽車領域,高通共銷售出3.4億個asic芯片,服務超過20個汽車品牌。驍龍600系列的驍龍602a將應用在2017款奧迪汽車上。另一方面,奧迪副總裁RickyHudi表示奧迪connect是領先的汽車連接技術,使用模塊化系統,保證計算能力和連接能力的升級,將提供最好的互聯體驗。奧迪未來的新車將使用高通602芯片的最新Audimmx模塊,預計2017年上市。

中國的廠家規模大,敢燒錢的企業很多,比如參展企業的展位費就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但是真正將重心放在核心技術研發的企業少之又少,中國企業需迫切的進行轉型,學習外國大企業關鍵技術創新的經驗,像谷歌研發自動駕駛系統的經驗、英特爾開發pc處理器的經驗、高通研發驍龍芯片的經驗等等。現在的中國技術發展很快,也許現在不算創新型大國,但是幾年后,十幾年后呢?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也許明天,我們取得的成就就能讓世界刮目相看。